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政务要闻

河南省将加紧培育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

发布时间:2013-10-26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让电商带领中原“冲浪”
 
    十几年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美国人从网上购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七八年前,少数人心怀忐忑尝试上网买东西,多数人觉得还是到实体店买更放心;今天,我们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什么东西不能上网购买。电子商务,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商场、超市,刷卡、现金等传统商业模式渐显式微之时,电子商务却以去年“双十一”淘宝创下单日交易191亿元的标志性事件,走上经济舞台的中央。电子商务的潮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而且带来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的革命性、战略性的调整和变革。


电子商务高歌猛进
    近几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下滑,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却一路高歌猛进、咄咄逼人。
    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零售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55亿美元,已占到美国社会全部零售额的5.2%;欧洲在线商品销售达到3010亿欧元,欧盟(27国)企业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达到15%。
    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去年也创下新高,达到7.85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2万亿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6%,同比增长超60%。
    日常生活中,不仅年轻人习惯事无巨细网上“搞定”,连上年纪的人也开始流连网购。即使出去吃个饭,不少人也会习惯性地先上网团购,饭店业甚至有“谁不上团购网谁生意不行”的说法。
    电商凶猛,传统商业为生存开始谋求转型。近年来,沃尔玛、家乐福、7-11等传统零售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门潮”,同时,像苏宁易购、国美商城等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企业也涌入了电子商务领域。
    这一切,似乎都在为比尔·盖茨“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这句话做形象注解,电商成为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式已毫无异议。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造访河南时断言,电子商务零售将成为中国消费的主流,而电商的个性消费模式也将使企业按需生产,“逼迫”企业转型发展,最后影响到产业升级和全社会的经济形态。
    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又将衍生出大量的新行业和就业机会。
    截至2012年底,我国因电商产生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3.5万亿元;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500万人。
    就业扩大带来收入增长,收入增长又增加消费,从而以内生力量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电子商务不但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动力。
    大潮席卷之际,河南亦在迎头赶上。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目前阿里巴巴产业带和淘宝河南馆项目均已启动,郑州被列入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在郑州“买全球、卖全球”离我们越来越近。

 

顺势而为河南“淘宝”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郑州人都忘不了郑州曾经的商战硝烟。犹记得紫荆山百货大楼开业时顾客把玻璃门都挤碎的场景;犹记得“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广告语的豪气干云。
    俱往矣。别说这些郑州的老牌商场已无往日盛景,即使是几年前搞次促销就引发全城拥堵的某外资商场,现在也常常面临售货员多过顾客的尴尬。
    不过且慢悲观,看看大街小巷里不停穿梭送货的快递员、看看周围亲友每天多少人在签收从网上淘来的“心头好”——商业行为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它只是换了种方式,而且更加繁荣。
    更重要的是,电商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方式,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随着电商的潮流“冲浪”,在新的经济节点上让河南真正“淘到宝”。
    发展电子商务,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马云说过,河南拥有1亿多人口,中原经济区有1.8亿人口,这是最大的需求、最大的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最大的支撑是物流,河南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加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战略,物流业大发展顺理成章。
    发展电子商务,政府企业纷纷行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司林胜认为,我省的最大潜力是密集的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女装产业、食品产业等,很容易在集群内部形成示范效应,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正是瞅准了这一点,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促成了阿里巴巴·河南产业带的运作启动,“河南造”将组团在阿里巴巴“开卖”。
    “电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出发,必将提高这些企业在管理、服务及流通等环节的效率,促使其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高度评价豫企积极上网。
  随着全社会电子商务普及率的提高,更多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及其衍生行业也将出现,河南经济将出现更多的拉动力量,同时也更进一步迈向现代和高端。


催生本土“阿里巴巴”
    提到电子商务服务业及其衍生行业的前景,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一旦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成熟运作,大量国际名品体验店会在郑州集聚,商城郑州会出现新的商贸旅游业态;大量资金流会在郑州集聚,刺激金融业的发展;还有很多行业也将面临大发展,比如店铺装修、数据服务、净消存、财务培训……”
    徐平所说的这些行业全是服务业,而且是现代服务业,他们对本地经济拉动力强,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也是我省下一步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方向。
    张进才更乐观:“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电商交易一直呈现的是爆发性增长,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和阿里巴巴产业带等项目正式运作后,交易量和交易额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将有望催生出河南本土的‘阿里巴巴’和‘UPS’。”
    河南企业的“触网”实践佐证了张进才的话:八成销售靠网络,黎明重工集团从一个年销售额4000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年销售额近20亿元的行业全球老大;娅丽达、渡森等服装企业的网销额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并且以300%~500%的速度递增;“好想你”仅去年“双十一”期间销量近800万元,成为淘宝网销售的食品类冠军。
    不仅要学会用平台,还要学会建平台。在积极运用网络的同时,我省企业还建设了一批有行业“霸主”地位的营销网络。
    黎明重工集团旗下的世界工厂网已经是中国第四大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全球最大的制造型企业优质信息平台和服务提供商,日浏览量超过350万。“好想你”所属平台“中国红枣交易网”则已开始致力于推动红枣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异地生产加工、全国销售。
    本土“阿里巴巴”雏形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