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20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存在官本位思想和衙门作风,习惯坐等企业、群众来办事,主动服务少、上门服务少。一些窗口部门服务态度生硬,不认真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让企业、让群众一趟一趟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本本主义严重。僵化落实上级政策,在融会贯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上下的功夫少,导致条条框框多、程序抠得死,只强调门槛限制什么,不研究政策鼓励什么,对企业和群众说“不行”多,说“怎么行”少。
三是思想观念滞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跟不上形势发展,擅长用政府这只手、用行政审批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不会用市场这只手,该交给市场的权力仍然握住手中,简政放权既不愿也不想,迟迟简不下来、放不下去。
四是履职尽责不到位。做好政府工作关键是四个字:职责、效率。每个政府公职人员首先应知道自己职责所系,明确分工是什么,其次把工作干好办快,干出效率效能来。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漠,不作为、慢作为;有的重审批轻服务,重处罚轻管理,管了很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不仅导致政府管理缺位、错位,而且直接影响了行政效率效能。
五是中梗阻问题突出。有选择地执行上级政策,导致政策棚架,执行不畅,群众反映办事难问题多出在科室层面上,局长批了科长拖,科长批了办事人员拖,落实不力、层层打折扣。
六是部门协作不够。部门之间讲分工多、讲协作少,涉及多部门审批事项习惯于串联审批。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互设前置条件,让企业和群众无所适从。对申报同一份材料重复审核,企业和群众意见很大。
七是行政审批烦琐。审批环节繁杂、审批材料众多、审批时间冗长。即便市重点项目,按工作流程审批下来也要30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性社会事业项目,需要经过近30个部门40多道审批程序,耗时近一年时间。
八是廉洁意识不牢。把权力作为部门和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现象仍然存在,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滋生了不正之风,导致消极腐败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行政效率效能提升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只有大力简政放权,强力提升行政效率效能,真正让政府高速运转起来,让政府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让改革的红利充分展现,让发展的活力充分涌流,才能有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今年年初以来,我们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自我革命,简政放权。5月20日,向社会公布了市本级行政审批权力清单;7月1日起,行政审批新机制正式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行政审批新机制运行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办事质量,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始终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激发市场动力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继续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改革,创造焦作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要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标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在全省晋位升级的目标,关键靠全面深化改革。5月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通知,增加我市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7月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在我市调研时,专程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指示要总结焦作经验做法,对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厚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认识、提高站位、拉高标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前期压缩了多少行政审批事项、多少事项进驻了大厅、办结时间压减了多少等,而是要从先行先试、为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经验、作出示范的高度,审视前期工作,查找问题不足,深入推进改革各项工作。
二是要大力简政放权,激发动力活力。全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关键在“放权”。中央和省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持续不断放权。8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一年多来,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累计已逾500项。我市首批取消市本级行政审批类事项86项,下放管理层级事项54项,合并减少事项9项。但市本级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仍保留599项,这些项目还包含众多子项目,进一步精简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要在做好“接、放、管”工作中,突出在“放”上下功夫,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编办要切实负起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向部门权力开刀,敢于自我革命、主动放权,全面深入开展好第二轮清理工作,对保留的59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面进行再审核、再清理,所有大项、子项都要全面彻底“过筛子”,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下放的全部下放,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同时要对所有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再压缩,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坚决取消,通过后期监管可以取代的环节坚决核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要推进并联审批,打造政务超市。我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现一门受理、多证联办,真正让企业、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一样,不是买一个结一次账,而是把所有东西买齐了一起结账,打造政务超市。通过前期改革,市本级51家单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首席代表和工作人员已全部进驻服务大厅,一个窗口对外、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窗口办结,实现了部门内部由小串联为小并联的转变。下一步要把部门之间的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作为改革重点,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类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审批流程,明确各环节牵头部门和工作时限,严格现场办公、联合会审、限期办结等制度,建设完全意义上的政务超市。
四是要发挥整体效应,推动市县联动。打造焦作效能,创造焦作效率,需要市县联动,激发整体效应。目前,市本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各县市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迟缓。企业和项目都在县市区布局,人民群众更多是在基层办事,仅靠市本级提升效率效能,无法创造焦作效率。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突出市县联动,加大改革力度,快速跟进,迅速推开,全面推进市县两级并联审批,确保10月20日各县市区行政审批新机制正式运行,让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到新水平、迈入新层次,合力打造全省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的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
五是要建设网上大厅,打造阳光政府。行政审批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腐败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要在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同时,切实加强审批监管工作。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我们要让每一位人民群众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行政审批、行政服务的义务监督员。要加快电子监察系统改造升级,打破部门界限,消除行业壁垒,推动信息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立红黄灯预警机制,全面实现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公示和网上监察,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六是要健全考核机制,严明奖惩措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科学的考核机制、严明的奖惩制度、有效的激励措施作保障。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开展评比竞赛,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情况进行评审评估,排出位次,评出好中差,对大局意识强、改革力度大,办事效率高、审批速度快的县市区和部门要通报表彰、推广经验。同时,由市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始终保持从严执法执纪的高压态势,运用电子监察、暗访暗查等手段,认真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专项监察,对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在权力清单之外违规审批、吃拿卡要等行为,要硬起手腕,严查重处,以严肃的惩戒、严厉的问责,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快速顺利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