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政务要闻

扩大对外开放 力推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3-06-06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 访市商务局局长孙银池

核心观点 继续坚持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模式,积极探索我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商协会和韩国、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在承接引进集群式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引进出口型项目、引进知名商贸企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市委全会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总要求,全市商务系统将围绕转型做文章,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日前,市商务局局长孙银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后三年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要确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增长不低于16%,外贸出口每年增长不低于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每年增长不低于10%。

  招商引资是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更要发挥招商引资对经济转型攻坚的推动作用。就此,孙银池说,全市商务部门将继续坚持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模式,积极探索我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商协会和韩国、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在承接引进集群式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引进出口型项目、引进知名商贸企业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战略合作,推进重大项目。紧紧围绕我市“十大建设”,按照“龙头项目—战略重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瞄准国内外同行业知名骨干企业进行定点定向招商,力争加入同行业“航母舰队”,实现战略重组,构建一批有利于增强我市产业发展后劲的大项目。重点做好与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国铝业、中国化工、中国电力的深度合作和奇瑞集团、航天科技、厦工二期、健康元三期、修正药业、华润电力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进工作,确保有重大进展。二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搞好产业集群招商。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龙头带动,链式发展。积极推动我市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条件,打造一批有影响、有吸引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园区。三是办好大招商活动,搭建经贸合作平台。组织参加好第十七届厦门投洽会、第十四届深圳高交会等活动,组织好我市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海西地区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四是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围绕我市打造千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开展招商活动,壮大优势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谈到如何保持对外贸易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孙银池说,要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抓好出口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引进出口型项目力度,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继续保持我市对外贸易在全省的领先地位。一是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我市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发展壮大,争创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组织全市创建省级农产品出口基地、省级农轻纺化医新材料五金建材出口基地;组织新区创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组织佰利联、多氟多、永威安防、博爱新开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企业示范基地,促进全市产业结构和整体加工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培育龙头出口企业。完善重点出口企业工作联系制度,对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对风神、隆丰、多氟多、中内配、佰利联等重点出口企业,切实搞好服务。三是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出口型项目,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为建设综合保税区夯实基础。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向中部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四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支持和组织企业特别是新获权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东博会、华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帮助新获权企业迈出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就如何有效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孙银池说,要积极推动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消费需求增长,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大放心早餐工程推进力度,支持社区商业中心、社区便利店发展和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发展传统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