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2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2022年全年,焦作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统筹调度全市商务系统工作,积极开展云招商、促消费、稳外资外贸等系列工作,现将整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
前10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169.1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23.1%、居全省第8位。前10个月,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7902.29万美元、居全省第3位。
(二)实际吸收外资
前10个月,全市实际吸收外资1.01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超2204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592.1%、居全省第3位。
(三)实际到位省外资金
前10个月,全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30.8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4.16%、居全省第12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前10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14.3亿元,同比增长1.9%,居全省第12位。10月份当月增速-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荣誉亮点
1.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成功创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3.荣获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4.荣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5.荣获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
(二)工作亮点
1.前11个月,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2.1亿元,同比增长14倍,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省口岸办下达的全年目标2亿元任务;
2.万达广场、王府井百货获2020年品牌消费集聚区项目支持资金共计50万元;
3.“李文献绞胎瓷”“三家村·焦作特曲”“復寿堂”三个品牌被评为第八批“河南老字号”;
4.机关党建工作获全市第三;
5.省商务厅专期印发我市《外资跨越式发展》,葛书记对我市实际吸收外资作出批示,指出“难能可贵,既总结工作思路、方法,更值得总结积极作为的精神”;
6.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7902.29万美元,葛书记、路市长、闫市长等市领导批示肯定;
7.第六期全省“三个一批”活动中,我市签约项目实现了超50亿元项目的“零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由70%提高到94.6%,省商务厅在全省会议上先后4次对焦作提出表扬;
8.确定了示范区、中站区、孟州市作为三个片区申建焦作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
9.围绕温县铁棍山药、武陟县怀地黄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指导开展供应链省级示范县项目建设,温县、武陟两县获得首批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650万元。
(三)政策亮点
1.正式出台了《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焦作市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焦作市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和《焦作市招商引资区域协作利益共享实施办法》;
2.制定了《2022年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要点》《焦作市“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焦作市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专项招商工作计划》《焦作市2022年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焦作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焦作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评估机制》《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兑现办法》;
3.出台了《焦作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实施方案》《2022年焦作市中秋国庆“双节”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焦作市今冬明春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
4.制定出台了《焦作市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实施方案》。
三、主要工作做法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编制了《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等11项文件政策,明确了招商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为全市精准招商提供路线图,谋定新能源电池材料招商为主攻方向,助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二是落实五项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市领导牵头先后组织召开25次招商引资专班例会,重点解决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约114个,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在“焦我办”APP创新开设了招商引资项目问题收集平台,拓展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将收集问题提交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机制进行解决,提升企业满意度。三是开展“三个一批”。先后成功举办了4期“三个一批”项目签约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45个、总投资786.88亿元。其中超50亿元项目1个、外资项目4个,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逐期上升。四是开展“云招商”。克服疫情影响,建成投用了焦作市云招商服务中心,组织各县(市、区)创新开展“以企招商”专项招商活动12场,签约273个项目,总投资1535.32亿元。五是开展“委托招商”“节会招商”。制定委托招商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设立招商引资联络处。先后参加了青岛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经贸活动,在厦洽会上重点对接了碳能科技项目,目前已达成合作意向。
(二)有力稳住外资外贸主体。一是创造外资典型案例。建立市长负责的利用外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四个利用外资专班,协调推进河南佰利新能源、河南中碳新材料、河南龙佰新材料3家内资企业成功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龙佰集团香港全资子公司以增资入股方式,将境外融资分期返程投资3家企业,第一笔返程投资9000万美元成功受到商务部认定,为3家外资企业申报省级招商引资奖励资金约968万元,创造社会、企业、政府三方共赢的招引案例。二是持续稳住外贸基本盘。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稳住外贸基本盘,确保了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趋势。组织230家企业和430人次参加商务部和省商务厅举办的线上5期RCEP培训班,帮助企业更好地在RCEP框架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联合市税务局、金融外汇、焦作海关、市贸促会、中信保等部门到县(市、区)巡回举办6期助企纾困政策宣讲会,组织38家有关外贸企业参加“人民币跨境业务宣讲会”培训。多方式调研龙佰集团、隆丰皮草、中原内配、中原吉凯恩等重点外贸企业,及时纾解进出口难题,扩大钛白粉等加工贸易进出口。先后组织全市5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意向销售合同达960万美元。积极指导企业申报“中小开”和出口信保项目资金、国家进口贴息资金、外经贸专项资金等共计1805.1万元。
(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决落实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举措,守牢疫情防控工作底线,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轨运行,将疫情防控与惠企纾困等助企工作双线契合开展。一是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商场、超市、加油站、农批市场等商务领域重点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人员进出管理、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通风消毒等措施;指导大型商超继续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加强场所内工作人员的疏散培训演练,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以应对突发情况;二是做好商贸从业者尤其是货车司乘人员监测,加强对27类重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督促企业建立司乘人员台账,加强大型商超所属货运车辆、司乘人员的管理服务、登记造册和入焦报备,落实“划定活动区域,卸车装货即走”的处置原则,严格做好收发货管理,进口货物的大型商超要做到“三清三不”,严格按照进口货物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三是加强对基层疫情防控督导检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检查指导工作,重点对商场、超市、农批市场、加油站等场所进行现场摸排督导,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漏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并及时跟踪落实整改,确保防疫工作精准到位,自2022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已完成检查督导15次,共检查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问题120余项,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开展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活动。出台了《焦作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实施方案》、《2022年焦作市中秋国庆“双节”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开展三期政府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涉及补贴资金1824万元,直接拉动汽车消费近6.29亿元。启动了“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焦作2022年消费推广季,组织90余家商贸企业发放了3100万元政府消费券,活动期间参与领券18.28万人次,领券20.32万张,累计带动消费2.19亿元。创新开展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举办了游览秋韵武陟、情满孟州·双节有礼、修武云台古镇“中秋梦唐”演艺等活动,持续促进旅游经济复苏。2022年全市共组织90余家限上零售企业开展大型促消费专项活动20余场次,累计发放各类政府消费补贴3006万元,拉动消费近8.23亿元,进一步壮大了商贸领域市场主体规模。依托焦作鸿运国际商城举办了焦作市首届电商直播大赛暨2022年全国网上年货节,围绕餐饮、百货、农产品等,组织开展了直播带货、即时配送、展览展销等形式多样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报名企业40余家,共征集商品品类100余种,带货主播报名100余人,带货总业绩380万元,活动当月全市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16亿元人民币。
(五)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保障民生。进一步完善《焦作市全城封闭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疫情应急保供工作方案》,市领导牵头组织市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粮食储备局、市场监管局、交通局等市场保供和监管专班主要成员单位联合进行日调度,关注市场动态,帮助市场主体即时解决问题。市商务局积极指导芦堡农批市场扩宽省外进货渠道,做好货源替代准备。梳理全市64个重点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和34家大型商超,进一步促进本地产销对接,形成稳定可靠的生活必需品流通网络。完善百货大楼、王封汇超市、马村大张超市等3个蔬菜分拣中心分拣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储备。疫情严重期间,组织大型电商平台和重要商超开通线上购货渠道,重点从拓展供给、平抑物价、保障运力等方面深入协调,确保线上购物方式畅通,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在我市增加供给,与美团签订保供战略合作协议,向美团公司、淘菜菜、多多买菜等3个电商企业发放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借助电商平台优势,将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高效配送到居民家中,最大程度满足群众个性化购物需求,线上平台日销售蔬菜量达到了200吨左右,占我市日供给蔬菜的20%。全市各类产销对接平台活跃用户突破1000名,商务、农业等市保供专班单位推送县市区农产品货源供给信息150余条次,平台每日发布供求信息500余条,蔬菜等农副产品日交易量突破800吨。
(六)落实“一岗双责”夯实底线。一是坚持抓牢党风廉政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全年开展以案促改选用案件4件,开展警示教育8次,接受警示教育180人次。二是抓牢疫情防控底线。研究制定《大型商超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探索“4321”模式,严把“四个关口”、理清“三方责任”、建立“两套制度”、签订“一份承诺”,精准、有效推动大型商超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三是抓牢安全生产底线,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商务领域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等,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春节、“两会”、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五一、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各专项行动期间,深入县(市)区企业,查找隐患问题,制定整改台账,适时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