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统计数据

2022年上半年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07-27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全市商务领域经济指标主要涉及招商引资(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实际吸收外资)、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跨境电商交易、服务贸易进出口)、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三个方面的6项。

一、1-6月份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省外境内资金

全市累计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299个、居全省第3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76.1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3.1%、居全省第11位,完成省定目标746亿元的50.5%,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实际吸收外资

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外资896万美元;商务部口径外资企业资本金到位13万美元、居全省第14,同比下降99.1%,完成省定目标7899万美元的0.2%;省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居全省第10位,同比下降4.3%、居全省第16位,完成省定目标101700万美元的36%,低于时间目标14个百分点

下半年,已确认龙蟒佰利联香港融资1亿美元,即可超额完成省定7899万美元的任务,预计同比增速居全省前三位。除龙蟒佰利联香港融资1亿美元外,还有两家潜在进资项目,分别是:总投资40亿元的马村华润电力风力发电项目,拟进外资2000万美元;总投资20亿元的温县华润电力屋顶光伏项目,拟进外资1000万美元。这两个项目若在今年年底前能够完成进资,预计同比增速将居全省第1位。

(三)外贸进出口

全市外贸进出口103亿元、居全省第7位,完成省定目标175亿元的58.9%;同比增长38.4%、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0.5个百分点,超时间目标18.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2.5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52.6%、居全省第5位;进口20.5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0.7%、居全省第10位。随着国内外疫情逐步好转,国际海运费逐渐回落,大宗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我市重点外贸企业订单相对充足,预计我市外贸进出口下半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能够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今年1月1日,RCEP协议生效,协定贸易红利释放,效果明显。上半年,我市对RCEP协议成员国进出口25.2亿元,同比增长8.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5.3亿元,同比增长27.7%。二是国外疫情有所缓解,生产逐步恢复,国际需求逐步增长。三是原材料上涨,导致我市出口产品价格跟涨,量价齐升;同时人民币贬值利于企业出口。四是俄乌冲突,欧美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对我市产品需求增加。如,风神轮胎、江河纸业等企业对俄出口大幅增长。俄乌冲突导致俄境内部分产能转移我市。如,倍耐力承接了倍耐力俄罗斯工厂部分产能。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2亿元,同比增长0.7%、居全省第13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1.4个、0.4个百分点,位次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位次。

(五)跨境电商交易额

全市境电商交易额21.8亿元,同比下降55.49%,完成省定目标73.6亿元的29.6%

(六)服务贸易

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5819.99万美元,同比下降31.12%,完成省定目标17316万美元的33.6%。其中,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256万美元,完成省定目标500万美元的51.2%;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80.4万美元,完成省定目标300万美元的26.8%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招商引资方式创新不够,利用外资压力较大。一是新签约大项目数量少、质量不高。在已举办的五期三个一批招商活动中,我市签约项目中没有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缺乏外资项目(第五期仅温县有1个外资项目)、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比例不到30%),签约项目整体质量较低。二是省定外资进度较慢。1-6月份,省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了全年任务的36%,较时间进度差14个百分点;部口径实际吸收外资仅完成13万美元,与全年7899万美元的任务目标差距较大。三是招商方式还需创新。虽然,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大呼隆招商防水为更加精准的小分队招商,但委托招商、资本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尚未真正实施。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优,重点企业依赖程度较大。我市外贸进出口业务对隆丰皮草、佰利联、风神轮胎等重点企业依赖程度较大,重点企业的进出口变化直接影响全市的进出口数据,新生后续动力不足。俄乌冲突对俄出口仍存在地缘政治风险。

(三)商务促消费、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工作体系不健全。一是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个部门指标之间未建立畅通的日常调度机制,部门指标自成一体,影响社消指标在全省的排名。如,1-6月份在库867家限上企业统计上报12.5亿元,同比增长9%、居全省第1位,但占比40%6大部门指标居全省第18位,其中由国调队统计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权重8%)居全省第17位、税务部门统计的商业增值税(权重8%)居全省第12位和车辆购置税(权重6%)居全省第18位、邮政管理局统计的快递业务量(权重6%)居全省第17位、人民银行统计的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权重6%)居全省第16位。二是目前,各地商贸领域促消费重点还是联合发放政府消费券或补贴的形式推进,造成居民消费寅吃卯粮,可持续性差、精准性差,未能完全达到促进消费升级的目的。三是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数据统计体系不健全,存在漏统现象。

(四)商务经济运行工作调度和压力传达机制仍需强化。在商务指标中,各县(市、区)重视程度不同。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认为是统计局的事,未能担起主体责任;再如,大部分县(市、区)无独立的服务贸易科室,人员力量不足,影响数据的统计。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以任务调度统领商务经济运行。紧盯年初既定目标,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大与省商务厅的沟通对接力度,寻求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二)以思路创新强化招商引资。一是落实好与深圳市产业园协会共建焦作(深圳)产业项目,加大与协会的联系,发挥好其纽带作用,积极承接粤港澳优质项目的转移。二是发挥招商引资专班例会作用,借助市级领导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进展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三是鼓励各县(市、区)积极谋划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制定需市主要领导推进的项目,发挥大员招商的促进作用。重点办好各县(市、区)至少举办一场的“以企招商”活动。四是积极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利用国家或省级平台开展招商活动,如省政府在深圳举办的招商推介活动。五是发挥驻郑办、驻京办、驻深办等省、市驻外机构,发挥其资源优势,开展委托招商。六是重点推进龙蟒佰利联香港融资1亿美元、华润电力马村风电项目进资2000万美元、华润电力温县光伏发电项目进资1000万美元工作进度。

(三)以结构优化突显外贸进出口。一是继续开展系列稳增长宣讲培训,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联合人行、金融工作局、中信保、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举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专题培训班,加强企业对RCEP政策解读与利用暨内外贸一体化能力提升。二是发挥外经贸专项资金激励作用,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积极为企业申请“中小开”、出口信保、进口贴息等各类政策支持资金,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三是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申报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重点支持孟州申报羊剪绒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四是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扩大进出口市场。重点做好第132届广交会、第五届进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其他专业性国际国内展会的参会工作,拓展新市场,降低因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五是探索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公司,做大我市外贸进出口数据。

(四)以政策增效精准拉动消费。一是围绕车辆购置税、快递业务量、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等对社消指标起支撑作用且排名靠后的指标数据,研究制定专项促消费政策,力争尽快提升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排名位次。二是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车辆购置税、快递业务量等六部门数据指标的调度分析,一周一调度、一周一分析,力争提高落后部门数据的全省排名位次。三是针对我市家用传统燃油车市场饱和,本地汽车消费需求下滑等状况,瞄准晋城等域外市场,组织汽车流通企业精准投放汽车营销广告,引导晋城等地来焦游客在焦作消费购车,并出台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促消费政策。四是动员支持中原银行联合百货大楼等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家电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联名信用卡消费券发放活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打折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五是鼓励成品油消费,继续动员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零售企业主动对接金融部门,配合开展信用卡加油打折让利活动。重点做好与工行联合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工作。

(五)加快推进物流建设。一是尽快出台《焦作市“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二是重点加快与山东港口集团共建焦作内陆港项目,成立市级工作推进专班,制定共建工作方案,加快项目签约和建设进度。计划8月份邀请山东港口集团莅焦考察。三是统筹建立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马村区三方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发挥焦作市直播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开展电商快递融合发展促销月活动(8月)、举办“焦作·怀川电商交易洽谈会”、专项消费券刺激等促进电商快递物流业融合发展,实现同仓共配、资源共享、降本增效。

(六)以载体(平台)打造重构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一是建立跨境电商数据统计制度,解决数据统计标准不统一和漏统问题。二是横向加强与市外汇管理局、统计局、税务局的沟通,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共享机制。纵向加大与省厅服贸处沟通对接,摸清省内服务贸易现状;同时,发挥基层人员作用,督促企业上报数据,做到服务贸易数据应统尽统。三是重点加快焦作电商直播基地的建设进度和组织参加好2022年中国国家服务贸易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