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9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外贸进出口:1—10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115.3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下降3.4%。其中出口87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下降2.5%;进口28.3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下降10.5%。预计,全年进出口较去年持平。
(二)实际吸收外资:1—10月份,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家,合同外资1301万美元;实际吸收外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居全省第6位。预计,全年实际吸收外资9.1亿美元,同比增长3%,能够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
(三)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10月,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83.3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2.43%。预计,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01.3亿元,同比增长3.1%,能够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二、招商引资工作
疫情期间,克服不能外出招商的困难,先后指导各县(市)区举办11场云招商视频推介暨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127个,总投资1324.37亿元;市级层面组织举办了首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3.1亿美元。疫情实行常态化防控之后,及时组织外出招商,分别于9月6日北京服贸会召开期间、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8日在北京、深圳以及我市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121个、总投资1823.7亿元。特别是在深圳及我市招商推介活动期间,同时开展了绞胎瓷、黑陶、皮草、四大怀药精深加工系列等特色文化和企业产品推介活动。在全省二季度“四比四看”活动中,比招引看投资方面,我市位列第一。分别帮助我市蒙牛乳业年产1520吨牛奶项目、焦作尖峰眼科医院争取到100万元、50万元资金支持。
三、稳外贸外资工作
今年以来,共为企业争取各类资金支持近3000万元,其中为我市外经贸企业争取中小开、出口信保等各类政策性资金2114.7万元。一是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我市伊赛牛肉、风神轮胎、隆丰皮草等5家企业与境外客商签约5个项目,签约总金额70.02亿元,居全省第1位。其中,伊赛牛肉与巴西福莱格食品公司签约60亿元的牛肉进口项目。二是10月26日,开展“外贸精品惠中原、羊剪绒温暖千万家”活动,全力支持我市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三是积极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业化工),扩大我市进出口规模。四是联合智慧金服举办稳外贸融资对接会,多家企业和银行现场签订融资意向书。五是帮助国隆科技申请不可抗力证明,涉及金额2300万元。六是重点推进投资70亿元的铜锣湾城市综合体、投资15亿元的云灯实业收购沁阳和光光电、投资20亿元的中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投资11亿元的壹佳柒高端电子产业园等4个在谈外资项目。
四、促消费工作
一是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举办了“春满焦作·惠民利企”“火爆一夏、乐购万家”等惠民促消活动26场,累计发放惠民消费券1.5亿元,直接拉动消费18.6亿元。二是在北京服贸会期间,我市现场签约17个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此次北京服贸会,我市共注册参展参会企业248家、参展参会代表554人,两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省商务厅特此向我市致感谢信。三是联合山阳区全力把山阳潮街步行街打造成省级步行街,提升我市消费档次和质量。四是在春节期间组织企业投放337吨政府储备肉的基础上,再次组织企业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投放9吨政府储备肉,确保市场供应有序。五是成功引进的省内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的京东电器焦作城市旗舰店,进一步推动全市线上线下消费的融合。开业第一天营业额就突破3000万,有力推动了全市消费上档升级。在第五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上,我省共有15人获评“农村电商带头人”称号,其中我市5人获评,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占比最高。
五、物流融合发展方面
一是组织我市蒙牛乳业、伊赛牛肉、博农乳业、国药控股、百货大楼等9家企业16个项目申报河南省物流标准化项目,获批资金支持529万元,已拨付至企业。二是开展第二批省级冷链、快递、电商物流示范园区申报工作,截至目前,中国宝武物流园区申报材料已报省商务厅。三是《焦作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建设方案》和《郑焦物流融合发展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已进入实施落实阶段。与市发改委联合编制的《焦作市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已通过省专家评审,我市成功获批省级物流枢纽城市。四是持续推进武陟公铁联运物流港、格力电器润格仓储物流园、万邦(焦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鸿运智能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六、存在问题
(一)促消费方面:受疫情影响,我市消费市场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消费欲望未得到有效释放。究其原因,一是居民消费理念和消费观念落后;二是新业态、新模式等夜间经济发展不足;三是宣传和引导消费力度不够;四是刺激消费政策不健全。
(二)招商引资方面:一方面,虽然我市各县(市)区都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但工作成效与预期仍有差距,缺乏项目前期预审评估机制,有时候还会出现重复招商,未能形成招商合力。另一方面表现在未深入发掘自身资源禀赋,缺乏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比较,如对比郑州、新乡、许昌等周边城市的项目招引政策优惠幅度,后期扶持等存在短板,进而影响我市投资吸引力。
(三)稳外贸方面:一季度,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外贸企业开工率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影响合同履约;二、三季度,国际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企业无法参加国际性展会取得订单,我市进出口总额连续下滑。7月份、8月份同比分别下降3.1%、3.5%,9月份预计同比下降3.3%。若四季度国外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影响全年任务目标。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会精神,以全面落实“六稳”,落实“六保”任务具体措施为抓手,着力在稳外贸、稳外资、抓招商、扩消费、促转型上下功夫,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促消费方面。在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促消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消费。大力发展诸如云台小镇、东小巷等新模式消费方式,研究制定鼓励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二是稳外贸外资方面。积极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业化工),促进我市以龙蟒佰利联、多氟多、佰利联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化工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进出口规模。重点做好国家、省政策性资金支持申报工作及第128届广交会、第三届进博会参会参展工作。加快推进总投资3.1亿美元7个新签约外资项目落地。三是招商引资方面。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绩效评审办法,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量化考评,提升招商活动签约项目三率。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谋划筹备网络招商平台,扩大招商渠道,提升招商质量。四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以打造“双核”辐射优先发展区为引领,强化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推进郑洛焦物流协同发展体系,积极承接因土地要素等问题无法落地的物流项目转移,实现与郑洛在物流功能上梯次衔接、互补互促。加快推进在刚刚举办的深圳招商推介活动上新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集装箱公铁海联运项目落地。五是向上对接方面。围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突出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争荣誉,坚持每周到省商务厅汇报一次工作,力争我市商务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