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统计数据

1-7月份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9-09-04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商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高质 量发展为引领,认真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1-7月份,我局承担的四项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3项指标稳中有进;对外贸易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进出口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各项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外贸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

全市外贸进出口86.5亿元、居全省第4位(与第二位南阳相差20.3亿元、第三位洛阳相差4.9亿元,高于第三门峡0.7亿元、第七位许昌19.7亿元、第九位新乡40亿元);同比下降3.5%连续5个月收窄,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收窄4.3个和0.4个百分点。

与其他地市相比,我市外贸进出口连续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我市进出口结构现状受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较大。美国市场一直是我市最大的出口市场,2018年,我市对美国出口2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75%;全省对美国出口(剔除富士康因素,富士康对美国出口1118亿元)208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5%。但是,随着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逐步见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企业开拓非美市场的步伐加快,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增强,我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有所好转,降幅持续收窄。外贸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共有321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较去年同期增加25家。二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全市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9.8%;对德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6%;对日本进出口同比增长13.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4.0%。三是贸易方式逐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56.8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5.6%;加工贸易进出口28.9亿元,占比33.4%。一般贸易占比逐年提高,分别较20172018年同期提高8.90.6个百分点。

(二)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稳步增长。

全市累计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341居全省第1位;合同省外资金827.1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8.3%;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98.2亿元(含往年项目当年到资)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4.6%(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增速较去年同期前进16个位次

(三)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发展。

全市新备案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51万美元;实际吸收外商投资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居全省第2位,增速较去年同期前进6个位次。我市外资企业纳税、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目前,我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家,同比增长3%;投资总额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纳税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16.1%;利润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25.3%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5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1-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市场基本平稳,同比增长8.3%,而我省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比增长10.5%,我市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7个和0.5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我市内贸发展不断提速,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进出口方面:一是出口结构不优。我市对风神轮胎、佰利联、隆丰皮草等少数重点进出口企业依赖较大,这些企业的进出口情况直接影响我市整体进出口情况二是新兴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我市主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东南亚、日本及欧盟等传统市场,我市的产品进出口受这些市场影响过大(某个市场如有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市的进出口),对金砖国家、非洲、拉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开发不足。三是国际市场形势严峻。美国、欧盟对我国实行的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壁垒也严重影响我市企业对外出口(如:风神轮胎受美国、欧盟双反制裁,广济药业受欧盟技术壁垒影响等)。

(二)招商引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提升一方整体经济水平的引领性、成长性的重大项目方面谋划不足、招引不多,延链补链的项目还相对较少,缺乏龙头支撑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好项目。个别县区招商视野不够开阔,招商信息和渠道不够宽广,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在引资引智”“引才转变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实际吸收外资来源单一且来源地集中。全市实际吸收外资集中在设备进口和少数几个大外资项目增资,1-7月份全市实际吸收外资中65%来自香港。近几年外资项目数和合同外资指标考核持续弱化,各县(市)区重视程度逐渐下降,造成差距越积越大。

(四)消费市场热点不足。我市近年来主要依靠房地产、汽车类引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随着市场的逐步饱和,对全市相关商品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从而影响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同时,新兴消费方式发展迅速,分流了相当部分消费群体,对传统的进店铺销售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些网上消费更多得计入了外地的零售额中。受此影响,我市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等零售额都出现了负增长。

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会议精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六稳工作要求,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大会,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切实实现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稳定外贸进出口。一是加强分析研判,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及时了解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的走势,争取省级层面的形势研判支持,为企业提供精准国际贸易形势分析,指导企业及时规避市场风险,应对贸易摩擦,降低损失。收集、发布境内外品牌商品展会信息,引导支持我市外贸企业有针对性地参加有关活动,推动企业与境外经销商直接对接。二是鼓励企业开拓非美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努力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鼓励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开拓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重点组织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参会工作,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进口,满足内需。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做好现有国家及我省外贸政策措施落实,积极为企业申报政策资金支持,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四是进一步改善进出口企业结构,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大力扶持我市中小进出口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支持、引导更多的生产、贸易企业加入进出口队伍,开展进出口业务。对在全市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竞争力潜力的出口企业,纳入市重点支持范围。重点培育和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我市中小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引导我市传统行业和制造业上网触电,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二)稳步实现利用外资量质齐升。一是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提升外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服务效能,确保实现完成备案有效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开展外资企业大回访,全面摸排现存外资企业,挖掘存量、激活增量。二是全力抓好政策落实。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稳外资政策,牵头抓好我市出台的促进外资增长25条政策举措,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是积极做大外资存量。认真研究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打破阻碍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重点督促各县(市)区摸清底数,挖掘可利用资源,在谋划好外资招商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境外资金和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全市外资稳定发展。通过一赛一节”“厦洽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家、省招商平台洽谈签约一批外资项目,确保实现外资项目引进新突破。加大中韩产业园建设力度,争取更多的韩企入驻。加快跨境说项目推进速度,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引进更多外资项目,为企业发展搭建拓展平台。

(三)持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一赛一节主线,按照节前抓招商、节中抓签约、节后抓落实的总要求,严密组织中国焦作对外经贸合作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和2019中国(焦作)工商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充分利用前期郑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招商推介活动的平台和资源,主动邀请意向合作企业到焦作深入考察对接,再挖掘一批、洽谈一批,争取于917日在焦作举办的第十届一赛一节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再签约一批重大项目。一赛一节过后,我们将按照《一赛一节招商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评比,对工作好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对落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

(四)不断提升内贸流通领域品质。一是抓好流通网络建设。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促进商业投资规范化、科学化,加快城区专业市场外迁工作。二是抓好消费增长潜力释放。促进商业投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焦作商贸企业知名度;促进汽车消费,落实《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构建授权和非授权并行的汽车销售新体系;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程序,加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抓好市场运行监测,落实好肉菜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健全应急调运体系。三是抓好安全消费环境营造。组织开展全市商务系统综合监管执法培训。稳妥推进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开展保健品安全领域执法,稳步推进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强化二手车流通行业管理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加油站,推动平安商场和平安商业街区的创建工作。

(五)推动电商快速发展农村电商方面。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为主要抓手,以督导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指导规范各示范县项目建设;重点落实电商扶贫精准要求,强化、规范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在贫困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全市贫困村电商扶贫服务站点服务100%全覆盖。加强电商扶贫培训工作,力争实现对有条件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人次不低于1000人次,对乡镇、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不低于1500人次;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培育1名电商扶贫带头人。在跟踪指导百大商城等本地龙头企业拓展社区电商服务业务的同时,积极培育云稍”“许家农园等中小微企业,实现社区电商服务升级。

(六)全力推进省级物流标准化示范市建设。努力创建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深入创建省级物流标准化示范城市。一方面培育好企业,继续引导工商企业剥离自身物流组织,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强强联合、强弱结合,鼓励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企业拓展业务链条,继续开展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壮大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实力。另一方面培育大项目。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强化物流新业态、大项目的培育和引进。服务好现有项目,持续推进武陟公铁联运物流港、中国宝武焦作现代综合物流园、万邦(焦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同郑州物流业牵头部门的沟通,在物流项目引进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究建立郑焦物流融合发展的效益分享和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