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9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上半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3项指标稳中有进;对外贸易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一季度有所下滑,二季度转势回升。各项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外贸进出口总体平稳。
全市外贸进出口70.8亿元、居全省第4位(与第二位南阳相差16.8亿元、第三位洛阳相差6.7亿元,高于第五位济源市2.5亿元、第七位许昌24.3亿元、第九位新乡31.1亿元),较今年5月份上升一个位次;同比下降3.9%,降幅较1—3月份、1—4月份、1—5月份分别收窄3.9个、1.9个和0.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4.6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22.1%。通过对外贸进出口形势分析,我们感到,与其他地市相比,我市外贸进出口上半年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我市进出口结构现状受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较大。美国市场一直是我市最大的出口市场,2018年,我市对美国出口2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75%;全省对美国出口(剔除富士康因素,富士康对美出口1118亿元)208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5%。但是,随着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逐步见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企业开拓非美市场的步伐加快,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增强,我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有所好转,降幅持续收窄。外贸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共有299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较去年同期增加17家。二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全市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9.02%;对马来西亚进出口同比增长48.4%;对日本进出口同比增长15.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4.38%。三是贸易方式逐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46.43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5.6%;加工贸易进出口23.94亿元,占比33.8%。一般贸易占比逐年提高,分别较2017、2018年同期提高8.9和0.6个百分点。
(二)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稳步增长。
全市累计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295个、居全省第3位;合同省外资金744.6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5.1%;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41亿元、居全省第6位(与第四位安阳相差39亿元、第五位新乡相差12.6亿元,高于许昌64.8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去年同期前移6个位次);完成省定目标677.2亿元的50.2%,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方面,增速在全省位次较去年同期前移6个位次,符合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中权重向增速倾斜的考核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市在全省排名中的位次前移。
(三)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发展。
全市新备案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5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居全省第10位(与新乡相差2.8亿美元、与许昌相差0.5亿美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较去年同期前移3个位次)。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6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省定目标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