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商务动态

从焦作出发,逐梦北京!

发布时间:2019-05-30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五月的北京,草木葱茏,繁花锦蔟。

5月25日,2019焦作(北京)一赛一节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活动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举行。

从太极圣地来到千年古都北京,渴求发展的焦作,把触角延伸到北京,围绕智能智造、生物医药康养和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产业积极招引高端发展要素。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理事会常务主席申占华,河北省河南商会会长李广亮,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科技与产业发展部部长李树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公司董事长安斌峰,香港铜锣湾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智,华人全球影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大丰实业董事长丰华,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凯,广东丰诚集团董事长何锐平,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智勇,OKAY智慧教育公司董事长贾云海,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广立,北京中兴通德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芳,北京慧聪云信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永超,邦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浩杰,TCL医疗集团首席运营官陆鸿良,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集团总部高级产业副总经理郝军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副会长曹朝阳……

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我市邀请了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北京焦作商会、河北河南商会等重要团组参会,有效提升了参会客商层次;汇集了200余名国内诸多行业翘楚、科技英才、杰出企业代表,大家齐聚一堂,共谋创新创业,共话合作发展。

为什么选择在北京举办推介活动?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高级人才、高端要素聚集的高地,经济发达,名企众多。多年来,来自北京的众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化工、中国通号、中粮集团、中铁集团、国能集团、神华集团、同仁堂、IDG、华夏幸福等知名京籍企业,都与焦作保持着长期而友好的合作关系。

今年9月份,第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9年云台山旅游节(以下简称“一赛一节”)将在我市举行。为更好落实“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总要求,推动我市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和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在中原崛起中“出重彩更精彩”,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一赛一节”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经贸招商活动,继郑州、深圳后,北京是今年我市招商推介的第三站。

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举办,焦作市商务局多方筹备,提前对接,派出专项小分队实地考察,有效保障了活动实效。

提前行动,打牢办会基础。一方面,该局针对邀请客商、会见客商、签约项目、考察企业反复推敲,从参会客商层次、签约项目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局班子成员专题研究,多次召开协调会商讨细节,为会议成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该局对各项关节高度重视,提前10余天派出专项工作小分队,就考察企业、活动场地等事项班子成员亲自上阵,赴北京实地对接,进一步精确各项工作。

精密安排,确保责任到人。该局将整个活动划分为考察企业、客商会见、签约会场及后勤保障等4个重要板块,安排3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主要领导任活动总指挥,组织多个科室共同参与,各个板块明确一名科长总负责,科室人员协同分工,从时间、地点等诸多关键因素上安排到位,确保了环环相扣、衔接到位。

打造焦作亮丽名片,开放招商再结硕果。

在5月28日下午举办的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上,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的工业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等情况,推介了重点招商项目;武陟县、温县、解放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作了招商项目推介。

市政府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进的广东丰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的综合服务产业新城项目、解放区引进的泛华集团总投资50亿元的1910泽煤盛厂项目、孟州市引进的极刻啤酒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的欧洲风情啤酒小镇项目、武陟县引进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投资30亿元的绿色智慧农业科技教育产业园建设项目、山阳区引进的北京当代摩码置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远大商业时代广场项目、温县引进的北京利伟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投资16.2亿元的30万吨废旧轮胎无害化再生利用项目等32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398.7亿元。

我市考察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两家重点企业,重点推进了我市高铁新城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项目、绿色智慧农业科技教育产业园建设项目。

通过本次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我市进一步推动了与发达地区企业合作,加快推进了我市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交响了城市名片,推广了我市投资环境,为“一赛一节”招商活动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风劲扬帆时,奋斗书华章。如今的焦作,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各类有利因素集聚,正在酝酿华彩蝶变。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焦作正敞开怀抱,欢迎所有矢志奋斗的追梦人放下行囊、逐梦怀川,共创美好未来。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