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30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山东省临沂市是革命老区,区位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多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路。市政府研究室对临沂商城培育建设和发展的做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当前如何发展壮大我市商贸产业提出了建议,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现刊载此文,以期对我市产业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1161.8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其区位和交通条件等优势并不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临沂人民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坚信“没有跑不了的路、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干不成的事”,大力发展商贸产业,从“小地摊”起步,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使临沂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商城——“中国市场名城”,成就了今天“北临沂,南义乌”的商贸市场发展格局。
临沂市培育建设商贸城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临沂市坚持“兴商建市”战略,历经“地摊式农贸市场—西郊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中国临沂商品城”五个发展阶段,成为“中国市场名城”“中国十大市场强市”“中国物流之都”。
一是注重政府的推动作用。临沂市注重通过解决人的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来推动商贸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效果。
(一)重政策引导。在“小地摊”发展阶段,临沂市工商部门顺应民意,因势利导,创造条件,激发群众经商热情;在“大棚底”阶段(时称“西郊大棚”),工商部门通过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等方式予以支持;在专业批发市场阶段,临沂市创造了“先成市后建场、先繁荣后规范、先综合后分离、先分散后集中、先简易后提高”的宽松发展环境。
(二)重体制机制建设。在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阶段,临沂市工商局作为投资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建设和管理,创新了兴办市场的投资和管理机制,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显著;在临沂商城国际化阶段,市政府批准设立临沂商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临沂商城总体规划、商城国际化基础设施搭建和商城工作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范围及在规划、市场管理、改革试点、政策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权限。
(三)重财力扶持。2015年9月,临沂市政府设立3亿元临沂商城发展专项资金,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业、市场改造、会展经济、人才培育等予以重点扶持;从全市产业引导基金中拿出5亿元,设立临沂商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发展基金,采取多种形式放大后,用于临沂商谷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成立临沂商城控股集团,将涉及商城的国有资产划归商城控股集团统一管理,具体负责临沂商谷建设管理运营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工作,形成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的格局。
启示:政府的推动力是产业做快、做大、做强的基本保障。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在产业起步阶段,政府积极正确、科学有效的引导能够发挥明确的导向作用,解决人“该不该做”“敢不敢做”的思想认识问题,可让人放下包袱,大胆地去干;有力的财力、物力支持和扶持,能够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主动性,解决“消极等待”“不积极干”的问题,催生“争着干、抢着干”的积极效果;体制机制的完善可破除“中梗阻”,畅通“毛细血管”,既能增强市场机体活力,发挥好市场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能消除部门壁垒,凝聚工作合力,发挥好政府主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商贸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人的思想认识、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问题,为商贸城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大力培育商贸市场现代发展要素。临沂市以培育新兴的商贸市场发展要素为重要抓手,力促商贸市场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一)大力发展物流。在专业批发市场后阶段,临沂市建设了金兰现代物流基地和天源物流、华星物流等物流园区,成为北方最大的物流基地和全国交通运输重要枢纽城市。其中,金兰现代物流基地占地500亩,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分为运力、分拨、仓储、信息及生活服务五大中心,按照信息配载、干线接转、分拨配送、综合服务的思路运营,在现代商贸城建设阶段,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立体化、智能化发展。比如,整合商贸物流和政务公共数据,搭建临沂商城商贸物流数据平台,为商户、物流企业、金融保险机构及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建设智慧物流园区,积极推广慧商、润泓、快达等物流信息平台,提高车辆配货效率和市场诚信水平等。其中,荣庆物流是中国食品冷链物流国家标准示范企业,荣获“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第一名”、2018年度“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称号。
(二)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临沂市坚持“以贸促展、以展兴贸、展贸互动”的理念,按照“1+N”模式,大力发展品牌展会,积极申办国家级、国际性展会,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比如,建设了临沂国际会展中心、临沂商城会展中心、临沂国际博览中心,可用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成为鲁南苏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展览中心,可承接各类国际性大型展会。该市仅去年举办展会项目184个,展览面积194.6万平方米,实现交易额154.3亿元,参观人数216.2万余人次,展会数量多、面积大而且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三)及时发展电子商务。在现代商贸城发展阶段,实施“电商兴市”战略,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新模式,不断完善电商生态产业链,着力打造“网上临沂商城”。目前,已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61个、各类电商园区11处、各类电商平台47个,发展网商商户9.7万户、电商从业者12万人,商城70%以上的市场商户开展电子商务。临沂市网商数量居全省第三位,临沂商城已成为中国北方网商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18年网络交易额达2288亿元。
启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商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必须由相应的发展要素来支撑和推动。发展要素尽管有多种,但新兴的发展要素推动最关键、最重要,也最有效,能够较好实现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改变和再造。在现阶段,电子商务、大物流、会展等现代要素全面充分的发展,可加速商贸市场的转型升级,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做快、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临沂市大力发展专业物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及时发展电子商务等,抓住了商贸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大大加快了商贸市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转型升级步伐。
三是坚持运营主体利益最大化。临沂市在市场培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建设指导思想;实施“放水养鱼”政策,尽量压缩税收、管理费用等支出,努力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秉承服务至上理念,市场内设银行、保险、仓储、货物运输等配套服务机构,工商、公安、税务等管理部门也在市场内设立服务窗口,提供及时、周到、全面的服务。
启示:让商户利益最大化可以充分调动商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市场培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多予少取、让利于民不争利,坚持履职尽责、服务于民不怠慢,最大限度地营造商贸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既实现了商户利益的最大化,又起到了“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积极效果,有效促进了“人”这个第一发展要素在商城的集聚,使商城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和可持续。同时,政府培育、建设、发展、壮大商贸市场的预期目标也得以实现,可谓“一箭三雕”。
四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促商城升级转型。临沂市委、市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2005年编制了《中国临沂商贸城总体规划》,确立了创建中国现代商贸物流城的总体目标,规划了31平方公里的现代商贸城核心区,实施了专业批发市场西迁工程(大棚市场全部改造为经营大厅或经营门市),投资150亿元兴建了汽摩配城、家电厨卫城等专业市场,商城营业规模达80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秉承“科学的规划、一流的设计、现代化的建筑”理念,编制了《临沂商城发展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规划(2018-2035年)》《临沂市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明确了商城转型升级、改造提升的方向思路、实施策略,为商贸城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遵循。
启示:临沂商贸市场的培育、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30多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发展主线不偏向,规划为纲不折腾,工作精力不分散,不另起炉灶,不半途而废,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久久为功,积小成为大成,成就了临沂商城今天的辉煌。
关于加快我市商贸市场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市的商贸市场建设面临着集聚效应弱、辐射能力弱、竞争优势弱等短板。近期来看,应先行解决一些关键和重点问题,为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和竞争优势打好基础,为商贸市场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一)解决好市场发展缺乏“统领”组织的问题。商贸市场的建设管理涉及公安、税务、应急管理、商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城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职责。应明确一个“统领”部门或组织,统筹市场开发、规划、建设、服务、经营、房屋租赁、设施维修、咨询服务等工作,解决因“群龙无首”而产生“重力虚化”的问题。同时,建议成立焦作市市场发展协会,作为社团组织,承担商贸市场开发建设管理的非政府行为和职责。
(二)解决好规划落实虚化无力的问题。由于《焦作市专业市场规划》(2016—2020)的实施主体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不明确,导致规划落实虚化无力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议紧密结合“四城联创”工作,加大规划落实力度。比如,老旧市场搬迁方面,出台老城区商贸市场搬迁办法,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奖惩力度等。
(三)解决好老旧市场土地利用不明朗的问题。已编制的专业市场规划对老旧市场腾退出的土地如何使用未进行明确和规划,对搬迁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应结合旧址特点、周边环境等因素,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对土地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多规划一些教育、医疗、绿地、休闲公园等亲民项目。
(四)解决好发展要素不充分的问题。开展市场急需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大物流科技、大数据、5G应用、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等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建设电商公共仓储,形成以焦作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网络零售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壮大网商群体,努力打造“网上焦作商城”;积极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商贸会展活动,搭平台、聚人脉、优环境,打造“焦作商城”,提升影响力。
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