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发布时间:2021-11-10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11.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要求,要注重推广运用哪些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
12.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哪些制度?
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3.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12月4日。
14.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5.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6.《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督查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17.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8.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是如何规定的?
每年4月1日之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应当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
每年3月1日之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本级督察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省级以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上一级督察单位。
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19.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1211推进机制”?
“1211推进机制”是指一平台、两抓手、一带动、一考核。一平台是依法行政网络督导平台,两抓手是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一带动是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典型带动,一考核是依法行政考核引领。
20.什么是服务型行政执法?
答:服务型行政执法是相对于传统的管制型、粗暴型、机械型行政执法而言的,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以严格执法为基础,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精神有机结合,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与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机结合,将管理、执法和服务有机结合,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一种新型执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