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电子商务

创新发展模式 破解成长瓶颈 推动电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9-06-24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创新发展模式  破解成长瓶颈

推动电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电商中心

 

近年来,我市的电子商务工作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不断深化电子商务行业应用,加强示范引导,推动模式创新,完善发展环境,有力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545.1亿元,同比增长132.8%;网络零售额56.8亿元,同比增长77.5%。2016年,全市电商交易额711.4亿元,同比增长30.5%;网络零售额73.9亿元,同比增长29.9%( 2016年全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0.14万亿,同比增长22.71%,网络零售额5.76万亿,同比增长26.65%),2017年电商交易额852.3亿元,同比增长28.5%;网络零售额79.2亿元,同比增长27.9%,电子商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多样性的园区品牌发挥出载体的作用。目前,全市已建成电商园区14个,入驻电商企业494家。示范区腾云电商产业园先后入驻了浪潮云计算中心、星通北斗智能物流等180个互联网企业,2016年实现线上交易额30亿元,特别是浪潮云中心为1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的行业数据分析和市场价格定位,助推企业销售增长25%以上温县太极电商产业园在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持、聚焦开发特色产品和创业孵化等方面做文章,重点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等电商企业32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000余万元。成功孵化的闯狼鞋业、瑞铂电子2家企业分别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山阳区华融国际电商产业园由区政府主导建设的大众创业平台,立足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网络、数据中心、技术研发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已入驻了37家电商服务企业,2016年直(间)接产生营业收入9亿多元,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交易支撑服务体系。

2、电商市场主体逐步壮大。通过持续开展“双百”工程(百强电商进焦作、培育本土百强电商),一方面与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云商等国内知名电商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阿里巴巴焦作产业带”已成功入驻企业545家,日均访问量、日均卖家数量及综合运营能力排全国前20名、全省第2名,上线一年来平台交易额达9820万元。市政府扶持地方企业应用电商和平台的运营效果得到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苏宁云商已在全市设立了4家门店、5家直营店,加盟合作的网点达100余家,苏宁物流配送实现了焦作全覆盖。另一方面,培育了“豫商易货平台”、“温县国际山药交易物流中心”、“百大商城”及老师傅食品、尼罗河实业、魅丝黛儿、众德怀药等众多的“天猫旗舰店”。目前,我市现有各类规模电子商务平台类和服务类企业393家,应用电商实体企业1739家,已认定为河南省级电子商务企业179家,省级示范园区(基地)2家、示范企业9家。

3、推动了三农转型发展。一是应用得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电商平台优势和人才资源,助力传统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模式加快转变。博爱县孝敬镇的特色蔬菜销售,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交易量由原来的每年6亿公斤增加到10亿公斤,交易额达到6亿元,居全国前列。二是配套给力,构建产品高效流通体系。我们通过不断提升农产品上线规模,形成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目前,阿里巴巴·焦作产业带已入驻涉农企业205家(占总入驻企业总数38.5%),通过组织山药节、真皮草真拼、焦作好商汇等活动,累计网销涉农产品4000万元(占平台总网销额的43.8%有力地拓展了焦作市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市供销系统通过互联网+供销社发展模式,在线下建成30个农村电商代购代销示范店,在供销E”“丰合网开通了网上供销社商城,开办了焦作供销为农服务网。今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584万元,发挥了惠农创收、助农创业的积极作用。多美多超市借助其线下连锁的运营经验及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以超市互联网+的模式为依托,成立的多美多便民网,目前已开设22家便民网点,网络平台实现销售额3000万。三是精准助力,促进农民群众脱贫增收。我们把农村电商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帮助贫困户建立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贫困户有出路、贫困村有产业的脱贫增收之路。首先,通过抓电商培训帮助提升技能。武陟县在全县35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对不适合在外务工的贫困户,通过培训引导其开办网店、从事网货销售等。目前已经组织126位贫困人员进行免费培训,给予贴息贷款支持60万元博爱县不断创新培训手段,通过乡镇电商培训、电商实操培训,引导群众创业就业、促进贫困户创收增收。目前已对全县3388名年龄在65周岁以下的贫困农民进行了电商基础知识培训,覆盖全县22个省级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其次,抓引导创业实现就业。温县依托鑫合电商扶贫产业园,利用七免两减扶贫政策,为贫困户减支;采取产业园+电子商务+基地+农民的运作模式,将全县23个贫困村所种植的铁棍山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天猫商城温县铁棍山药旗舰店进行线上销售,目前全县共有360户贫困户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每年户均增加收入2500元。博爱县太子庄村青年黄火星带领全村13户贫困户创办了佳怡家家具有限公司,为14个因病、缺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使13家贫困户月均增收1300余元。第三,抓服务培育扶贫项目。通过农村电商服务,有效解决了一些扶贫开发项目市场销售问题,促进了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博爱县马营村澡巾布加工扶贫车间项目是通过租赁缝纫机给予贫困户租金和分红,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00500元。扶贫车间通过政府引导触网,生产的澡巾布畅销全国各地,目前该村澡巾布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60%

4、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试点工作实现突破我市抓住被列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城市契机,以焦作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跨境出口电商平台,积极构建跨境电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2017年,我市45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0.1亿元。一是按照东联海港、西联陆港、中间对接航空港的思路,采取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的布局思路,经省“两区办”批准,以市政府名义了《焦作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二是加快推进焦作跨境电商生态圈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以跨境出口电商为主的通港物流园和以跨境进口电商为主的德众跨境电商产业园两个跨境电商平台。目前,通港物流园的一期海关监管场所项目及二期出入境检验检疫查验场所的土地证已办结,运营公司正在组建;德众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建成320亩的海关监管区、100亩的内贸仓储区和80亩的综合服务区。自201511日正式封关运行以来,已为中原内配、隆丰皮草、富士康等豫西北地区60多家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保税服务。2016年,进出口货值9亿美元。三是积极对接大龙网、敦煌网、谷歌中国、易贝、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优势,依托焦作跨境电商生态圈项目,将全市3个省级出口基地、8家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开放平台的资源融合互动起来,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完备的产品体系,逐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分销平台和渠道品牌。目前,各类主流的电商模式如B2BB2CC2CO2O在我市的全面涌现,卖全国、销全球的网络销售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