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4 信息来源: 【打印此页】
“澡巾哥”电商致富助脱贫
---博爱县陈康电商扶贫典型案例
博爱县自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以来,在政府带动,市场推动的作用下,涌现出许多像“山药哥”、 “丸子姐”、“山茶妹”、 “澡巾哥”等等许多典型电商小伙伴,也成就了像博爱人家、大迈公司、英力特、博兴等等百余家电商平台和企业。他们通过做电商实现了创业梦想,他们通过电商带动周围人生活走向富裕。这里我们着重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电商致富带头人“澡巾哥”陈康,他不仅是我县大学生返乡通过电商创业成功的代表,而且是电商致富后多次主动献爱心帮助弱势群体,投建电商扶贫车间助力57户贫困户183人到户增收,并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车间就业,人均年增收达万元以上。提起电商带头人陈康,那是无人不晓。
一、大学毕业,选择创业,经验不足,道路坎坷。
2007年,23岁的陈康大学毕业了。那年,他放弃了找个单位安稳上班,而是决定选择自己创业,奋力打拼,年轻的他凭着一股子冲劲决定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创业路来。
第一次创业,陈康来到濮阳。他选择做了那时比较有市场前景的行业,速食米线。当时年轻气盛,以为产品质量好了,再加上自己的勤快和努力,啥事都能干成的。最后,因为资金实力不够,对市场业务的不熟悉等原因,第一次创业夭折了。创业失败,并没有打垮陈康。事后他总结了那次失败的原因,创业一定要注意考察市场,要搞清楚市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要跟上市场形势。
二、返乡回家,重拾信心,金融扶持,再次创业。
2008年陈康从濮阳回到了博爱县老家。他发现村里许多家户都在做澡巾布生意。这次他好好对市场考察了一圈,觉的这个项目可以。于是找亲戚朋友凑点款,买了几台机器,开始生产了,刚干不久,问题就出来了。买机器时,因为不懂机器,只想到节约成本,买的设备不合适他们澡巾布这个行业,做出来的产品次品率太高,市场根本不认可。很快刚开始投入的钱都用完了,工人工资都开不了了。眼看资金链要断裂,这次创业又要以失败告终的时候,2010年正好赶上了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他在银行申请的二十万元贷款下来了。有了国家的扶持,加上失败的教训,他又重新购进比较先进的设备,产品质量提高了很多,销量自然上来了。慢慢的生意稳步增长起来了。
三、抓住机遇,电商搭桥,小小澡巾,做大市场。
但好景不长,因为他们村都是家庭作坊,没有市场合作理念,大家都相互恶性竞争,而且资金回笼也特别困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到产业一体化。2010年他创建了博爱县恋佳洗浴用品厂,申请了“浴美净”商标。
2015年,借博爱县开展“县长喊你回家做电商”之机,陈康将自己的产品在网上推出了“尹秀”、“素洁”两个品牌的产品,加大了营销的力度。开设了淘宝专营店,为他们的品牌做了很好的宣传。目前淘宝销量全国前三,并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企业产品年销量也从先前的十余万发展到如今的500万以上,大家都喊他“澡巾哥”。
四、致富回馈,奉献爱心,电商助力,精准扶贫。
陈康从创业开始到现在已经有8年了,从原来的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成现在的上百人的小加工厂,原来对他抱怀疑态度的邻居也转变了看法。致富不忘乡邻,他经常参加公益事业。
2014年冬天,陈康带领自己的团队来山区的玄坛庙小学为这里的孩子送去自己的温暖;2015年9月陈康到市二院,为身患先天性脊柱裂的毕女女送去自己的爱心;2015年、2016年春节,陈康带领自己的团队为村里的贫困老人送去自己的米面和善款;同年,他在省级贫困村狮口村设立一个贫困车间,为村里提供了十多就业岗位。2017年2月他和村里的几十家澡巾厂共同成立了“博爱县澡巾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整合村里小家庭作坊,让这行业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公平竞争,实现共同致富。
2017年11月,在县委县政府和鸿昌街道办事的帮助下,由他建设的“马营村澡巾加工扶贫车间”竣工投产。马营村澡巾加工扶贫车间,位于全国澡巾布之乡河南省博爱县鸿昌办事处马营村,该项目利用村内原有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厂房面积约22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采用到户增收方式直接带动57户183人增收,贫困户可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购买缝纫机,以租赁形式提供给扶贫基地使用,贫困户除享受租金外,扶贫基地还可根据每年收益情况采用分红的形式给予贫困户红利,分红保底金额不低于同期三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除保底分红收益外,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00-500元。参与就业的贫困户年增收预计1万余元。
这样的事情陈康做了很多,也多次被当地的媒体报道。2017年,他还很荣幸被选上了博爱县人大代表。未来几年,陈康还要把他的加工厂提上一个新台阶,争做行业领军企业,为全县脱贫攻坚奉献一份电商人的力量!